在“中国花生之乡”河北大名县,一项创新农业技术正在为花生种植注入新动能。近日,华大万物自主研发的“华益茂”微生物菌剂在旧治乡程辛庄村对比试验田上的应用效果显著:在配合常规肥料使用的条件下,施用该菌剂的花生田亩产较对照田平均增加83.3斤,平均增产率为10.12%,投入产出比约1:6.5。
田间观察显示,施用“华益茂”微生物菌剂的花生,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根多苗壮、叶绿叶厚、后期不落叶”的显著优势,植株抗逆性明显提升。

这一成效得益于“良种+良法+良技”的综合运用。大名的花生种植基地是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河北省政府命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型经济”。
作为当地促农增收、振兴乡村的特色品牌名片,大名花生产业始终围绕品质提升与产业升级持续探索。2025年,当地优选品种“冀花21号”,在标准化种植基础上,增施“华益茂”微生物菌剂,实现了增产与增效的统一。这一模式不仅具象化了“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协同发展路径,更因其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为县域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方案。

15余年来,依托全球领先的大数据平台,华大构建了庞大的农业微生物资源数据库,完成了超10万份土壤样本的数字化,覆盖了全国20个省份不同类型土壤及作物微生物菌种资源,复配出多款适合不同作物和区域的菌剂产品,遵循“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的理念,致力于激活作物根际微生态系统,唤醒土壤生命力,实现减肥增效、绿色防控的可持续农业愿景。

目前,“华益”系列菌剂,已在全国14个省份42个地市,开展了超500,000亩的应用,覆盖水稻、大豆、棉花以及多种经济作物。实收测产数据显示,大豆亩增产幅度达16.50%,水稻亩增产幅度达10.25%,棉花亩增产幅度达10%。
这种“良种+良法+良技”的协同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更为我国县域品牌农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