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业务相关咨询电话:

临床检测:400-605-6655
科研服务:400-706-6615
司法服务:400-900-2616
测序仪器:400-096-6988

前台电话:+86-0755-36307888

传真:+86-0755-36307273
客服邮箱:info@genomics.cn
媒体联络:media@genomics.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云华路9号华大时空中心(518085)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及时播报华大科研、教育、产业等方面的相关资讯

首页 华大概况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沉痛悼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基因结缘,薪火相传

沉痛悼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基因结缘,薪火相传

发布日期:2025/11/10

全球科学界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一位科学巨匠——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 Watson),这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于当地时间11月6日与世长辞,享年97岁。沃森教授的离世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而他与华大长达二十余年的深厚情谊,更让我们倍增悲痛与感念。

Watson-remembrance2.jpg图片来源: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开启探索生命密码之门


沃森教授的一生,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一生。

1953年,年仅25岁的沃森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这一划时代的成就与相对论、量子力学并列,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标志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层面。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遗传信息的结构基础,更为后续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1962年,沃森与克里克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微信图片_2025-11-08_130157_973.jpg
图片来源:A. Barrington Brown /Science Photo Library


1968年起,他担任冷泉港实验室主任,推动该机构成为世界顶尖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

也正是在沃森教授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得以启动实施。这一旨在解码人类遗传密码的世纪工程,需要全球科学界的协同攻坚。在得知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理事长杨焕明院士拜访沃森教授,与其进行深入交流。沃森教授大力支持中国加入该计划。因此,1999年,华大为代表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而成立,承担其中1%的测序任务。

人类基因组计划.jpg


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倡导者,沃森教授以远见卓识积极推动全球科学家携手合作,让人类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基因图谱,其科学贡献深刻改变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知,更惠及全球生物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缔结跨越国界的科学情谊


自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沃森教授与华大产生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2003年10月6日,全球首家以沃森教授名字命名的“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James D. Watson Institute of Genome Sciences)在浙江杭州正式揭牌,由浙江大学与杭州华大联合创办。

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jpg


当时75岁的沃森教授亲笔为研究院题名,希望以“冷泉港”为模式,将这所以他的名字为名的研究院建成集世界水平的科学研究、不同层次的科学教育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学院,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在基因组研究中的杰出成就。

他表示:“中国已经在基因组学方面做了大量重要的工作,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通过部分人类基因组和整个水稻基因组的测序,中国已经成为基因组科学研究中的领先国家。”

2006年10月,沃森教授到访北京基因组研究中心、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出席了由华大主办的首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并担任名誉主席,并与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汪建、杨焕明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期间,沃森教授预言:十多年之后人类全基因组图谱绘制成本将会降到一千美元,届时许多人都将拥有自己的个人基因组图谱。同时,他希望中国能在基因组学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以自己的高效激励其他国家进一步推动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目前,这些预言都在一一实现。

ICG-1沃森演讲.jpg

沃森教授在首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作精彩演讲(2006年10月23日 杭州)

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与沃森教授畅谈.jpg

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与沃森教授畅谈(2006年10月18日 北京)

2006年,詹姆斯·沃森访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jpg

沃森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06年 北京)

2017年4月,沃森教授再次到访华大,全面了解了生物资源和信息“存、读、写”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在这里庆祝了其89岁生日。此后,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等多次前往冷泉港访问沃森教授。

沃森教授到访国家基因库.jpg
沃森教授到访(2017年4月5日 深圳)


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拜访沃森教授.jpg

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拜访沃森教授(2018年 冷泉港)

2019年,80余位华大人共同向冷泉港实验室档案馆捐赠了500万美元,用于设立并维护“华大诺贝尔奖得主档案馆”,馆藏涵盖冷泉港实验室档案馆目前及未来收录的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个人藏品。沃森教授出席仪式,并与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理事长杨焕明院士交流。

沃森教授出席华大诺贝尔奖得主档案馆剪彩.jpg
沃森教授出席华大诺贝尔奖得主档案馆剪彩(2019年 冷泉港)


华大捐赠者名录.jpg

华大捐赠者名录



科学理念的传承与延续


沃森教授等人的杰出贡献,使得“生命之谜”被打开,一个又一个生命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而沃森教授所倡导的以大规模合作推动基因组学发展的科学理念,也一直深刻影响着华大的发展。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时的奋力攻坚,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研发中心,华大始终铭记科学初心与协作精神,将“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刻进发展基因。未来,华大将在组学研究与应用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实际行动告慰这位科学巨匠。

先生虽逝,精神永存。沃森教授与华大的基因之缘、与人类健康的守护之约,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愿先生安息,愿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愿基因科技持续为人类带来福祉。

上一篇:杨焕明:沉痛悼念“DNA双螺旋之父”詹姆斯·杜威·沃森教授 下一篇:我们在进博会:从中国馆到“海关之声”,科技“小孔”洞见开放“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