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业务相关咨询电话:

临床检测:400-605-6655
科研服务:400-706-6615
司法服务:400-900-2616
测序仪器:400-096-6988

前台电话:+86-0755-36307888

传真:+86-0755-36307273
客服邮箱:info@genomics.cn
媒体联络:media@genomics.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云华路9号华大时空中心(518085)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及时播报华大科研、教育、产业等方面的相关资讯

首页 华大概况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科技 x 人文:水稻基因组20周年暨哈尼梯田“双遗”万物密码纪念活动在云南举行

科技 x 人文:水稻基因组20周年暨哈尼梯田“双遗”万物密码纪念活动在云南举行

发布日期:2022/04/28

今年是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的20周年,也是文章当期杂志封面选景地——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12周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9周年。为纪念这一时刻,428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政府与华大集团联合在哈尼梯田景区举办了“水稻基因组20周年暨哈尼梯田‘双遗’万物密码”纪念活动。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原书记江普生,云南省科技厅原厅长龙江,云南省元阳县委书记张喆,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汪建、杨焕明、刘斯奇、于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松年,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盛军,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水稻基因组项目参与者李松岗等多位专家学者及华大领导参与活动,元阳县委副书记慕明军、华大集团CEO尹烨主持启动仪式。

 

20年前,《科学》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华大主导的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论文,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全基因组层面认识水稻这一世界半数以上人口所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该论文也是中国科学家主导发表的引用率和影响力最高的科研成果文章之一,被誉为“对世界科学乃至全人类里程碑式的贡献”。一个物种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意味着这个物种学科和产业的新开端。该研究成果推动了水稻相关研究的开展和产量的增长,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科学力量。

 

当期杂志封面选取了拥有1300年历史的哈尼梯田为主元素,展示了青山映衬下水稻丰收的一片金黄。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条件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堪称自然、人文、科技和谐共生的典范。

 

《科学》(Science)杂志封面

 

纪念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元阳县委书记张喆表示,20年前,华大集团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当时的杂志封面选择了云南哈尼梯田,20年后,华大集团再次走进元阳,将积累多年的水稻品种及健康检测等科研成果与元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农耕文化和民族特色相结合,建设兼具民族特色和科技内核的世界水稻公园。

 

 

元阳县委书记张喆致辞

 

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回忆了这场中日水稻科技竞赛中的趣事。那段时间,所有办公室的走廊上都是行军床,大家把办公室当家,硬是把项目做了下来。后来论文发表后,“日本媒体还发了一篇文章,提到日本率先着手水稻基因组解读,但最后却步了后尘。”汪建表示,从水稻基因组到今天的产业应用,特别是多年生稻,是跟基础科学完美的结合,“我希望多年生稻能真正地实现把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下来,生产的产量、质量提上去。”

 

 

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致辞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水稻基因组第一作者于军则提到了大家的历史使命:在未来,要对地球村上所有“村民”的DNA序列进行测序。“未来,当我们拿到每个人基因组的全部序列的时候,我们看疾病,就会像我们看水稻基因组一样的详细,每一个分子,每一个符号,它的每一步生长,每一个细胞都非常精准,这就是遗传与基因组学的力量。”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水稻基因组第一作者于军致辞

 

为加速科研攻关,中科院计算所为研究团队提供了当时国内性能最高的计算机,大大加速了水稻基因测序工作进程,也节省了成本,为华大争分夺秒取得这场国际科技竞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基因测序对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人类首次解码水稻的生命天书,也是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走向世界前沿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指出,“种业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集成电路。计算机界和生物界应继续联手,充分发挥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生物技术的支撑作用,争取做出比水稻基因组测序更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水稻基因组文章并列通讯作者朱立煌发来了贺信,他表示,“有幸与华大携手奋战水稻基因组,在与日本团队的竞争项目中不辱使命。水稻基因组项目对全球高等植物基因组研究非常重要,更是大大提升了中国遗传界和基因组界的国际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康乐同样对该项目表示了赞扬:“这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1%的人类基因组到100%的水稻基因组的完成,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团结合作,而且在整个基因组研究水平上得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中国生命科学或基因组科学的发展,今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发掘中国的农作物特有品种,这些品种是如何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并且被人类不断发展和利用。这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一直是农业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致力于通过各项举措,提高粮食安全,减少全球饥饿现象。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将中国的研究,尤其是关于水稻的研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水稻品种改良工作更易于开展。”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副所长、研究部主任阿吉·康利博士回顾了IRRI与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水稻领域开展的合作研究,他认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改善生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及和可负担的大米。为了我们及地球的未来,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合作。

 

“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是全球植物和农业科学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加快了作物营养改善和产量提升的进程,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应对气侯变化的韧性作出了贡献,对人民福祉和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谈及20年前《科学》杂志封面图片选择了哈尼梯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多·曼苏尔则认为,红河哈尼梯田水稻系统不仅体现了卓越的传统农业智慧,也为解决当今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等挑战提供了一个长期可行的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康乐致辞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副所长、研究部主任阿吉·康利博士致辞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爱德华多·曼苏尔致辞

 

另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稻基因组文章并列第一作者胡松年,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理事长杨焕明院士,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监事长刘斯奇,水稻基因组参与者李松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种资源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钱前,华大集团特别顾问张彤作为项目亲历者、指导者或支持者发表了讲话。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华大集团董事梅永红,华大集团董事、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王韧分别进行了致辞。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水稻基因组文章并列第一作者胡松年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理事长杨焕明院士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监事长刘斯奇

 

水稻基因组参与者李松岗

 

元阳县委副书记慕明军

 

 

华大集团董事梅永红

 

 

华大集团CEO尹烨

 

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哈尼梯田,沉淀着1300多年稻作精耕农业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每年的春耕前,当地哈尼族都要在哈尼梯田上举办盛大的传统庆祝仪式“开秧门”,以祈福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参会嘉宾来到了哈尼梯田“开秧门”现场,参观哈尼族传统开秧仪式,插下今年的第一波春苗,用欢声笑语唤醒沉睡一冬的哈尼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