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业务相关咨询电话:

临床检测:400-605-6655
科研服务:400-706-6615
司法服务:400-900-2616
测序仪器:400-096-6988

前台电话:+86-0755-36307888

传真:+86-0755-36307273
客服邮箱:info@genomics.cn
媒体联络:media@genomics.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云华路9号华大时空中心(518085)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及时播报华大科研、教育、产业等方面的相关资讯

首页 华大概况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百万亩黑土地微生态数据发布!黑土地保护迈入数字化、精细化新阶段

百万亩黑土地微生态数据发布!黑土地保护迈入数字化、精细化新阶段

发布日期:2025/09/25

9月23日,由龙江森工集团与华大集团联合主办的“数字黑土·百万启航”百万亩黑土地微生态数据发布会在黑龙江通北林业局举行。会上发布了百万亩黑土地微生态调查数据,并揭牌成立“智壤未来实验室”,标志着黑土地保护迈入数字化、精细化新阶段,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龙江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冠武,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胡海林,董事会秘书吴兴涛,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华大集团副总裁、东北区总经理苏航,华大万物总经理刘欢,以及来自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代表出席活动。



“慧”读土地:科技解码黑土生命密码



发布会伊始,张冠武与尹烨共同为“智壤未来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将聚焦黑土退化治理、森林土壤改良两大核心课题,依托基因与微生物技术,构建土壤全周期营养诊断指标体系,靶向破解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难题,为黑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jpg


张冠武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依托双方的科技力量与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黑土永续等关键领域同向发力,以生物技术破解林业发展难题,以数字化赋能黑土地精细化管理,共同为龙江林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新路径、贡献新动能。

3.jpg


尹烨强调,针对黑土地资源所面临的挑战,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借助生命科学、数字化、微生物等前沿技术手段,实现土地的精准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华大将践行“同一健康”理念并推动农业品牌化与高附加值发展,最终实现人类健康、农业繁荣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让科技真正向上、向善、向健康,在可持续中“见未来”。

4.jpg


在生态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呈现着“生态体征”全景图。该系统集成了生态资源管理、生态调度、生态监测、保护区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无人机智能调度和农业精准监管等多个模块,不仅实现了对生态资源的“看得见”,更完成了从数据洞察到精准应用的“善用”跨越,有效保障了生态功能的持续发挥

数字化正成为黑土地保护的“新工具”,而数据也正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新养分”。刘欢表示,“华大土壤数字化项目不仅涵盖常规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更引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黑土地绘制高精度的‘微生物地图’。我们不仅要清楚土地‘有什么’,更要读懂土地真正‘需要什么’,从而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华大深耕微生物研究超过15年,已在人体、农业、极端环境等方向取得系列成果。尤其在土壤微生态领域,借助高通量测序等先进数字技术,华大已成功将复杂的土壤生物信息转化为可解析、可应用的海量数据。



“会”种良田:科技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科技成果的价值,始终要由土地和收成来检验。现场,东北农业大学辛大伟教授宣读通北万亩大豆实收报告:未使用华大菌肥,亩产351斤;使用华大菌肥,亩产373.9斤,平均每亩增产22.9斤,万亩增产达114.5吨。

5.jpg


此次增产成果,是华大集团与龙江森工集团合作的阶段性突破。2025年通北林业局下辖农场开始规模化应用“华益”系列微生物菌剂,面积超一万亩。值得一提的是,该菌剂的菌株均精选自东北黑土地,真正实现“取之于土、用之于土”,为黑土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汇”智土地:多方协同凝聚保护合力



黑土地保护作为战略性工程,离不开各方智慧的协同汇聚。发布会上,张冠武、尹烨、胡海林、刘欢共同发布“百万亩黑土数字化数据”,推动数据共享与技术创新应用,为黑土地保护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与决策支持。

6.jpg


2025年,华大万物与通北林业局达成深度合作,双方联合开展黑土地高产与减肥示范工程,同步推进土壤营养与微生态数字化建设。项目依托华大的大数据平台与高通量微生物筛选技术,建成覆盖百万亩的土壤数据库,全面解析黑土“生命密码”,助力突破农业“化学依赖”,筑牢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现场,华大集团与龙江森工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与经验,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形成强大的黑土地保护合力。

7.jpg


在专题研讨环节中,来自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大万物、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助力黑土地保护”“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从微生物技术角度为黑土地保护与绿色转型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



“惠”及人人:科技步入寻常百姓家



尹烨以“科技里的健康中国”为题,从宏观视角描绘了科技惠民、人人可及的未来图景。他从“生老病死”的无奈,延伸至“农业发展”的艰辛与隐忧。他指出,生命科学技术正是破解这些系统性难题的关键路径。唯有实现技术工具的自主可控,才能让前沿技术从“天价”变为“平价”,从“特需”走向“普惠”,最终让“康寿”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8.jpg


从土壤中看不见的微生物群落,到苍茫沃野上壮美的丰收画卷,科技创新正在黑土地上书写着“慧”读土地、“会”种良田、“汇”聚众力,最终“惠”及人人的生动故事,传递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