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1日,作为第十八届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海南大学、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近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国际脑科学前沿发展。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到会并致辞。

2025介观脑图谱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正式宣告“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并举行了联盟成员单位的签约仪式。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就联盟的总体规划和目标任务做了报告,并正式发布《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白皮书》。联盟成立和白皮书发布标志着科学界正式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全球范围内对灵长类脑图谱研究的系统性合作正式启动,为进一步整合国际优势科研力量、推动数据与技术共享、深化脑科学前沿探索提供了战略框架与合作基石。


国际灵长类介观脑图谱联盟成立
“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是中国凝聚全球脑科学核心科技力量、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举措之一,将助力中国在国际脑科学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目前该计划已凝聚一批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并持续扩大国际合作网络。至此,中国在介观脑图谱绘制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方面已发挥引领作用。
联盟作为该大科学计划的执行组织,现已汇聚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名成员,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德国马普学会、日本RIKEN、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60余家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华大作为联盟核心发起单位之一,携其全球领先的时空组学等前沿技术深度参与,为这一宏伟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提供重要助力。
会议期间,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华大智造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分享了华大如何通过底层工具的创新为联盟及大科学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报告侧重于华大在单细胞组学、空间多组学领域的最新突破。据介绍,华大自主研发的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凭借其“纳米级分辨率”与“厘米级全景视场”的独特优势,正在重塑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已在脑科学、胚胎发育及疾病研究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最新升级的Stereo-seq V2技术还攻克了临床FFPE样本高分辨率分析的难题,为宿主-微生物互作等研究开辟新路径。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另一项颠覆性技术——Stereo-cell,它通过实现原位、高通量、多模态的整合分析,彻底打破了传统单细胞技术的局限。这些前沿技术不仅为绘制介观脑图谱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撑,更将推动发育生物学、疾病研究和系统生物学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华大智造的报告则重点展示了其高效自动化DCSP多组学平台对大型科研项目的支撑,旨在推动基因组学(DNA Omics)、细胞组学(Cell Omics)、时空组学(Spatial Omics)、蛋白组学(Proteomics)的前沿研究及应用。报告中提到,面对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大科学计划,强大的工程系统和先进的自动化工具不可或缺。华大智造正逐步推出DCSP多组学工具,整合了超高通量测序仪、自动化单细胞文库制备系统、高分辨率时空组学技术及集成化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能够为大科学项目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些创新平台共同构建了一个标准化、整体化的技术框架,将极大提升脑图谱绘制的效率与精度,助力生命科学领域开展前沿的多组学研究。
本次会议特设“产业圆桌论坛”,旨在搭建学术与产业界的交流平台。论坛汇聚了华大智造、Vizgen、华为、腾讯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围绕“高通量高精度全脑细胞图谱绘制”“高分辨率大规模全脑成像技术研发”“海量脑图谱数据处理”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此外,华大集团也亮相本次活动展区,现场重点展示了多款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等硬核科研工具,特别是先进的时空组学技术、产品与多组学研究方案,全面呈现了华大在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潜力与最新科研成果,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驻足交流与深入探讨。同时,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饮鉴饮酒基因速测星盒”一经展出也广受青睐,现场互动体验氛围热烈,充分展现了基因科技与大众健康生活的深度融合。
此次联盟的成立是中国引领国际大科学合作的生动体现。通过整合全球顶尖科研力量、关键技术与设施等资源,“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有望系统揭示灵长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奥秘,推动脑疾病机制研究、类脑智能发展与神经医学应用进入新阶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