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业务相关咨询电话:

临床检测:400-605-6655
科研服务:400-706-6615
司法服务:400-900-2616
测序仪器:400-096-6988

前台电话:+86-755-36307888

传真:+86-755-36307273
客服邮箱:info@genomics.cn
媒体联络:media@genomics.cn
地址:深圳市盐田区北山工业区11栋(518083)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及时播报华大科研、教育、产业等方面的相关资讯

首页 华大概况 新闻中心 集团动态 廖莎:希望未来能将时空组学应用于临床,更好地造福人类

廖莎:希望未来能将时空组学应用于临床,更好地造福人类

发布日期:2023/05/19

廖莎在2014年加入华大,曾参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研发工作,后加入时空组学项目,和团队一起让“时空组学技术”由一个概念转变为现实,并已支撑多个科学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证实了这项技术本身的巨大潜能。

毕业至今,在职业道路上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前,廖莎不曾相信“一次选择定终身”。凭借着自身积累的经验和从外界习得的方向指引,她毅然奔赴每一次未知的探险。

今天我们邀请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所生化平台主任科学家廖莎,谈谈她加入华大以来的感受以及对自身工作的看法。

 能否谈谈您是如何来到华大的?

廖莎:我从生物科学专业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初创型企业,各种类型的工作都要干,没办法专注在自己想做的部分,也不太开心,所以想换个环境。当时也开始认识到高通量测序可能是一个发展趋势,刚好那时华大也在布局这一块的技术研发,所以在2014年我就选择了加入华大从事高通量测序领域的技术研发。

在这个项目做了一段时间之后,面临着两个不同的选项,一个是继续升级优化已有的技术,另一个是开启新的研发项目。我想我可能还是比较希望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所以就选择加入新项目,开始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为什么会加入时空组学团队呢?

廖莎:时空组学最早是我的领导陈奥提出来的,当时我们也面临着选择——要不要加入时空组学项目。因为时空组学刚提出来时只是一个概念,也没有很多资源。一个概念性的项目能否实现,是没有确定答案的。而且,这个项目的初期成员当时都在负责其它的战略性项目,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时空组学项目,所以还是需要一些勇气去做选择。

而我之所以愿意去做,是因为我在测序这条路上已经走了5年,如果能够换一个赛道,又是基于之前经验的积累,我会愿意放弃一些可以预见的东西,选择迎接新的挑战。另外,我可以想象时空组学做出来之后的成果会很吸引我,所以我就加入了。选择时空组学项目并将它落地实现,也是我目前在华大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作为时空组学技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您如何看待时空组学的应用前景?

廖莎:目前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多个科研领域,也证明了它是一个强大的科研的工具。未来我希望除了科研之外,能够推动它应用于临床,更好地发挥价值,真正造福人类。

比如在癌症治疗上,以免疫治疗为例,我们可以利用时空组学技术进行更精准的分析,以帮助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响应率,进而辨别出更适合某种治疗方式的人群。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但我相信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和团队相处的过程中,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经历吗?

廖莎:可能是我自己在带团队过程中的变化。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没有魄力,也不够格直接去决定别人该做什么,所以我的想法基本是我自己来实现。直到我让大家看到,我确实能有效达到目标,其他同事也会觉得可能我的路径更合适,慢慢地大家就会听我的安排了。但这是带几个人的小团队,到后面带几十人的大团队时,这个方法是不太适用的。

我本身是个非常注重目标导向的人,一定要在某个时间达到某个目标。但其实研发工作是有不确定性的,一般我会依据个人经验直接消除这些不确定性,但在团队中,如果其他研发同事想要尝试,那我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挫败。所以,如何在完成目标和给大家尝试的机会之间寻找平衡,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们整个团队几乎都是新人,难免会遇到种种状况,对我和团队里的小伙伴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但我也希望能让团队里有更多人拥有独立承担项目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时间去培养和探索尝试的,我们都是在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有没有对您影响较深的华大人呢?

廖莎:我其实很幸运,我在华大的前后两位领导对我都非常好。我的第一位领导是徐崇钧,60后的他就像长辈一样对我们很包容。我是个脾气比较暴躁又很任性的人,经常跟领导争论,但是他都不会生我的气,还会鼓励我,让我敢于去说。

另一位领导是陈奥,这么多年他都非常包容和支持我,而且他还教会我的一点是,不是因为看到了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所以看到

他们对我的包容,也让我学着做一些思考。以前在开展新项目的时候,如果领导硬要把他的想法塞给我,而不是给我空间,那我可能也不会有自己大胆的尝试。所以现在我也在进行改变,对于团队成员提出的方案,我会允许大家有一段时间去探索。


 对于热爱科学的年轻科学家,您有什么建议吗?

廖莎:可能大家普遍会认为选择很重要,但其实人生很长,所以不用过分在意自己的某一次选择,多尝试

当然,一旦做出选择了,就不要再去流连或者反复犹豫,没必要去想如果当初选择不同会怎么样,如果拼尽全力仍然实现不了目标,再考虑做出调整。如果是我的话,在做出选择之后我会孤注一掷,直到把事情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