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玉龄,罗时成
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台湾,有八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过B型肝炎病毒,其中每5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终身携带病原。每年更有约10,000多人死于肝病。
台湾的医界、科学界、民间以及政府部门联合美国医生毕思理等外国团队向肝炎这个“头号杀手”宣战,并最终获得了胜利。战胜B型肝炎的成果,也让中国台湾世界闻名。
这场“战争”的胜利,斩断了世代缠绕在台湾地区人们身上的疾病枷锁,让新生代民众摆脱了“一种病”。生命无价,这方面的价值是无法量化估计的。今天,我们还有许多疾病需要战胜,华大也正走在这条道路上,希望《肝炎圣战》的故事能够对华大人有所启发。捍卫公共健康的“圣战”将会继续,我们曾经胜利过,我们还会胜利。
除了科学研究的艰辛,《肝炎圣战》中描述的这场“战役”还让我们发现:公共卫生是以科学立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绝不可能离开科学界的支持。但是,科学界若无法与其他资源、其他领域配合,科学对公卫事业的支持永远只能在非常浅显的阶段。
—— 朱岩梅